《庆余年2》,终于要来了!
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当年的阵容,也加入了不少新鲜血液。
我去,这不徐志胜吗?!
时代变化也太快了,不光艺人能当演员,网红能当演员。
脱口秀演员,也能当演员了。
那么真正的科班演员们,都去哪儿了?
*中戏表演系2020级元旦合照
“科班出身”的含金量,真的变低了吗?不再重要了吗?
所谓“科班出身”,是指意思是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
放在演艺界,那就是系统学习过理论知识、接受过表演训练。
而内卷严重的内地,“科班出身”的限制就更严格。
必须毕业于“北影”、“中戏”和“上戏”这类全国知名高校。
空口无凭,咱们用数据说话。
根据北京电影学院统计,2008~2018年的十年间,获得金鸡奖、金像奖和金马奖最佳男(女)主的演员有131名。
其中有69位是科班出身,超过一半。
他们多是中戏、北影、上戏表演系的毕业生。
既有陈宝国、张嘉译这些老戏骨,也有“四旦双冰”中的章子怡和李冰冰。
胡歌和周冬雨等新生代演员,也都是科班出身。
剩下的演员中,即便不是科班,也有不少算“准科班”。
比如李雪健、张国立、刘涛、张译,都在文工团或者话剧团工作过,一边工作一边学。
刘德华、刘青云、刘嘉玲,则出身TVB开办的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
虽然培训时间短,多少有点港人特有的急功近利。
但学到的干货,可一点都不比内地高校差。
可见科班出身的演员,平均的综合实力要比非科班强上一些。
但是科班出身,并不能保证演艺道路畅通无阻。
几大院校的表演系,每年都有海量毕业生。
可真正崭露头角的,又有多少呢?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科班出身,不代表他就拥有平均线以上的演技。
同一个班级,正数第一和倒数第一,差距还是挺大的。
陈坤和黄晓明是同班同学,演技方面的差距就肉眼可见。
科班出身,只是给了演员一个相对坚实的基础。
业务短板少,工作状态稳定。
科班演员可以不挑题材和剧种,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能保证发挥平均线上下的演技。
所以很多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出道作、甚至成名作都是偶像剧。
*2018版《流星花园》
偶像剧没那么多景别,对演技的要求也不高。
来回正反打的特写镜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在相貌上的优势,掩盖演技方面的不足。
科班出身和名校毕业,逐渐成了给专业素养“兜底”的东西。
你是科班出身,演技好是理所应当。
要是演技拉胯了,还会背上“XX之耻”的骂名,让母校蒙羞。
比如某位演技和台词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丝毫进步的85花,就被称作“北影之耻”。
我可没指名道姓,各位粉丝别对号入座。
科班出身,反倒成了一种拖累。
况且现如今,无论是资本还是观众,都越来越忽视科班出身带来的稳定性。
一方面,明星出道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
跨行早已稀松平常,表演这一行更是如此。
有经过专业培训,快速投入市场的“练习生”。
他们拥有优秀的外形、出色的歌舞能力、能够快速积累大量粉丝。
千禧顶流谢霆锋,在访谈节目《从何而来》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娱乐圈浮躁的现状。
“别人的练习生,可以训练好几年。”
“而我们刚练了八九个月,就觉得要出来赚钱了。”
资本的目标就是赚钱,自然倾向于选择有粉丝基础的艺人,参演挣快钱的偶像剧。
以确保这次投资,至少能保底。
等流量们积累了足够的偶像剧,总会渐渐接触正剧,实现彻底转型。
除了练习生和流量艺人之外,还有不少网红转型当演员的。
就比如辣目洋子李嘉琦。
她在短短7年间,实现了从视频段子手到知名演员的转型。
参演的影视剧,已经超过了56部。
还有爱情保安、被全网群嘲的刘宇宁。
毕业于丹东烹饪二技校的他,非但不是科班出身,甚至不是正规本科毕业。
在我印象中,2015年左右他还是摩登兄弟的主唱,直播唱歌。
在古偶剧里看到他的脸,才警觉刘宇宁已经顶着骂声转型了。
《警察荣誉》爆红的白鹿,其实也不算科班出身。
毕业院校是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在陆虎单曲《留言》MV里担任女主角,这才向影视圈发展。
别说是网红,现在单口喜剧演员,都能演网剧了。
《七时吉祥》里把命册当小说写的李天王,还有隔壁转命星君。
正是在《脱口秀大会》爆红的杨蒙恩和杨笠。
从“谁都能说5分钟脱口秀”,变成了“谁都能演网剧”。
反观科班出身的演员们,生存环境从未像今天这么恶劣,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
学习和训练带来的演技“无用”,却带走了宝贵的时间。
科班演员毕业后,年龄最小的也该22岁了。
*朱一龙26岁才正式出演电视剧
他们没有粉丝基础,刚刚入圈机会也很少。
运气再好,也要在好几年后才能混出头。
就比如田曦薇,她是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标准科班生。
2018年大学毕业后才出道,直到去年才靠《卿卿日常》红起来。
如果她没签经纪公司,这个女主的位置未必能落到她头上。
而比田曦薇小两岁,今年才24岁的赵露思,却早已成为95花顶流。
她非科班出身,而是从中国台湾的明道大学毕业。
这是一所私立院校,算是国内的三本水平,而且今年就宣布停止办学了。
后来又作为交换生,去美国镀金。
再加上现在科班的门槛越来越低,相应的含金量也越来越低了。
有些流量艺人,先上车再补票,先出名再走特殊渠道入学。
结果学没上几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剧组里,最后还能拿到文凭。
这样的科班,还能算科班吗?
这样出来的科班生,还不如在剧组成长起来的实战派吧?
那么科班是不是不重要了?
不,很重要。
它是演员演技的兜底,是入圈的敲门砖。
*隔壁韩国,idol很难走进忠武路
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无论是科班教育,还是额外的培训,亦或剧组锤炼。
很少有人会拿出人口普查的劲头,去翻看艺人那比我的命还长的百科词条,来确认他到底是不是科班出身。
我们观众更在乎的,是实打实的演技。
科班只是给了演员一个较高的起点,演技好不好,还得看个人的天赋和努力。
天赋总有用完的一天,演艺之路越往后走就越艰难,考验的是“经验”。
每当提及天赋型演员,我们总会想到王宝强。
他草根出身,只有小学学历。
幸运地被导演选中,饰演《天下无贼》里天真淳朴的傻根儿;
在《hello,树先生!》里,他也发挥了浑然天成的演技。
不像是演的,怀疑他真是树先生。
但是成名之后,他并没有继续靠天赋吃饭。
而是不断学习,如今执导的电影《八角笼中》,口碑和票房双丰收。
流量和网红这些非科班,应该比科班演员更卷。
因为红是一时的,而过气是瞬间完成的。
比如演员赵晴,就是古风汉服圈里闻名的网红“全麦小核桃”。
她以清丽的造型被于正看中,在最近热播的《为有暗香来》中,饰演女二号。
可演技实在僵硬,愣是把女二演成了恶毒女配。
他们并不具备相应的实力,只是恰巧得到了这么一个机会。
入了这行还不努力提升演技,到最后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现在艺人都在卷颜值,卷谁的脸更小,身形更瘦。
其实演员应该卷的,始终都是演技,是“声台形表”的基本功。
要是人人都本着“比比谁更烂”的心态,舔着脸当演员。
那处于“完”和“没完”叠加态的内娱,就真的彻底完蛋了。
要是你赞同我的看法,该点什么不用我再提醒了吧?
今天就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