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绘中国·江河万古流》映古古:从《剑阁图》瞧蜀讲韵味

资讯人气:加载中更新:2024-06-09 22:56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用现代化的文艺表达方式探寻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和精神脉络,生动展开中国文明的重要图像志,不仅带观众领略诗画艺术之美,更带领观众沿着自然地理纵览山川河流,感受其间的历史演变。《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节目在赏画品诗中追根溯源,于江河水脉间找寻中华民族的历史源流。

横概念海报-9

  无论旅游还是观景,拍照留下纪念,这是当代人的寻常之举。然而,古人没有相机,再美的景、再险的山都几乎只能留在文字之中。若是那时有丹青妙手泼墨挥毫,山河之势、桑梓之念即成图画,存于后世,成为形象记忆,其珍稀之处甚于诗文。这样看来古人绘画作品的价值,不仅限于艺术与文物这两项评判标准,学术价值自然也在其中。固然,古人作画并非全然写实,但一幅山水画仍然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其中的学术内涵不仅记录了地理,亦成为后人探讨历史的依据。明人仇英《剑阁图》轴呈现的正是蜀道上的险关——剑门关的山形地貌。无论是回顾蜀道上的历史,还是解读蜀道上的地理,这幅古画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2韩茂莉剧照-9

  在《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节目中,节目组选用了《剑阁图》轴来讲解千年蜀道之险与巴蜀人民不畏艰险的“蜀道精神”。《剑阁图》轴描绘的是蜀道上的险关,而蜀道之险深入人心,却源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蜀道难》。《蜀道难》不仅凭借豪放的辞章传诵千年,也让后人领略了古代蜀道交通的艰辛。从地理角度看,蜀道即指陕西与四川两省之间的交通。一条道路如何令后人感叹千余年,其中的原因在于川陕之间的地理形势。翻开地图,我们看到秦岭、巴山两条近似东西向山脉横亘其间,无论南下入蜀还是北上出川,蜀道之难,难在道路经行之处的秦巴山地。“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蜀道如此险峻,长时期地阻碍了川陕两地的交往。而山间取道,无论古今往往选择山中谷地——即山体断裂之处,经河流侵蚀形成河谷,宽阔之处不仅可以形成道路,且住有人家,辟为农田;陡峭山崖则无路可寻,必须开凿栈道。标准的栈道一般在水流湍急的陡壁上,利用石裂法凿出石洞,穿进横木以为梁,然后在横梁上铺好木板,并在河身石底上竖起立木,作为横梁的支撑。古代没有炸药,凭借石裂法开凿栈道十分艰难,李白诗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以夸张的笔法,形容了修建栈道付出的惨烈代价。即使如此,栈道铺设之后,飞栈连云蜿蜒于陡崖之上,狭窄而易损,无论行走还是维护都不易。故“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仅修路难,行路也难。然而如何用今天的技术手段再诠释《剑阁图》轴中的蜀道,《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给出了全新的答案。节目借助CG建模手段,将《剑阁图》轴从平面转换为一个立体的场景,还原出剑阁蜀道的奇险景色,使得画中的惊险蜀道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像利剑一样直插入云的山峰染上了层层绿意,峭岩陡壁上的古栈道也迎来了动态的过往行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让画中景色变得更加生动可感,使得“蜀道精神”中敢为人先、也能为人先的主题思想更为突出。

  一条蜀道,分别由翻越秦岭、巴山道路构成两部分,仇英的《剑阁图》轴呈现的正是巴山道上的最险要之处。巴山呈西北—东南向延伸,不仅南北界分四川盆地与汉中盆地,也是川陕交通中的一段险途。翻越巴山道路从汉中出发进入巴蜀之地,主要道路自西向东分为:金牛道、米仓道、洋巴道三条道路。三条道路中金牛道最为重要,历史时期无论军事行动还是民间出行,翻越巴山主要选择金牛道。

  金牛道起步于汉中勉县,经宁强、广元翻越巴山至昭化、剑门,道分两支,一支沿青藏高原边缘经绵阳进入成都平原,直指成都。另一支沿嘉陵江经阆中、南充至重庆。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境内。关城所在之处山体中断,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两壁对开,其状似门,故称“剑门”。剑门关初称剑阁,后改为剑门。这是名震天下的第一处险关,只要少量士兵防守,即可获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效。

《剑阁图》画作海报-9

  一个地方能被古人绘为丹青,流传后世,不仅在于居天下之险的地势,更与那里的历史相关。中国大地上每一段历史都有让后人难以忘怀的人与事,而成就历史的不仅只有人与事,脚下的大地、起伏在大地上的山川地貌同样不可忽视。三国时期,蜀汉虽弱,却能与曹魏、孙吴并列构成三国鼎立之势,与蜀汉近似封闭的地理环境相关。读史观画,往事均已远去,但剑阁之险仍然令后人望而生畏。在节目《蜀道难》中,歌手白举纲“穿梭”千年,来到了《剑阁图》轴中与画中人相遇。白举纲与画中沿着山腰栈道前行的人们点头示意,他的歌声亦穿破重重山峦直达云霄,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科技在这一刻得以巧妙地相遇。节目的视觉呈现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增添了更多的创意和趣味,让曾经的历史在今日再次焕发生机。

  蜀道上的故事,无论事关道路还是事关历史,都为后人留下无限思考。从历史回看仇英的《剑阁图》轴,其中感慨更多。图上着笔之处,峰峦叠嶂,连绵起伏。无论高低,但凡人行之处均为栈道,凸显蜀道之难、地形之险。剑阁地处金牛道,已然十分艰险,而越巴山道路中,米仓道与洋巴道更甚于金牛道。这两条道路沿途均以山谷为主,行走困难,鲜有人经行这里,尽管如此,也并非完全绝迹,唐代诗人杜牧诗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写的是唐玄宗时期杨贵妃喜食荔枝,快马急送的情景。杨贵妃盘中的荔枝并非来自岭南、福建,而是出自重庆一带。四川原本十分炎热,重庆一带小地貌的作用更提升了这里的气温,时至今日仍然属于长江沿岸“三大火炉”之一。在这样的小气候条件下,唐宋时期重庆至三峡一带均种有荔枝,传送荔枝的军人从这里获得荔枝,为了保鲜,选择路途较短的洋巴道翻越巴山,然后再经行子午道直下长安,正是这样的原因,洋巴道也被称为“荔枝道”。

  历史早已远去,踏上今日的蜀道,脚下成行的道路也已经被公路、铁路取代。在总台《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节目中,一幅《剑阁图》轴穿越时空,毫无阻碍地呈现了古道神韵。那山、那道,以及踏雪出行的旅行者,不知是官,是商,是僧,还是民,虽然生在那时,却凭借艺术走向今天与未来。(韩茂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免责声明:

中国网娱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2015-2019 韩剧TV电影网 韩剧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