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文娱对于话《年夜衰魁》导演王新平易近:《年夜衰魁》没有只是一部电视剧!

资讯人气:加载中更新:2023-09-26 22:52

每年暑假都是一场影视剧间的“战争”,不论是现代职场剧,还是古装偶像剧,抑或悬疑推理剧,所有类型应有尽有,其中制作精良、热度极高的爆款剧也不在少数。在暑期竞争如此激烈的影视剧市场中,十余年前拍摄的历史商战剧《大盛魁》却“杀出重围”,首轮上星并在乐视视频上线,在新剧不断涌现的暑期影视剧市场中收获了不错的成绩。中国网娱乐也就此与《大盛魁》的导演王新民进行采访,一同探讨《大盛魁》的创作心得及其当下播出的意义。

(《大盛魁》相关收视数据,图源:乐视视频提供)

《大盛魁》是由王新民执导,于震、乔振宇、吴连生领衔主演,由呼和浩特市政府、内蒙古电视台、玉泉区人民政府、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北京晋商博物馆于2009年共同投资拍摄的电视剧。“大盛魁”系列由创业、兴业、歇业三部构成,历史跨度270年,讲述了自清代“走西口”历史背景下由晋商创造的中国清代最大的跨国贸易商号——“大盛魁”的兴衰传奇。现已播出的《大盛魁》聚焦于“创业”这一部分,讲述了“大盛魁”商号创始人王相卿、史大学、张杰三人如何在各种困难与挫折中建立起异姓兄弟关系、与草原各民族进行贸易往来、建立“大盛魁”商号独特的经营制度。其中贯彻“大盛魁”对舍利求财、以义经商精神的探索与坚持,为观众展现了一部荡气回肠的“草根逆袭”创业史。

(《大盛魁》海报,图源:剧方供图)

因为一部电视剧,出了一部史志图书

《大盛魁》定位为历史剧,其制作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影视剧,对于历史真实性的追求更为重视。王新民导演及其创作团队在确定选题后,选择与内蒙古通史馆进行研究合作,并组织历史学家们一同进行多地历史史料考察。

团队先后到山西、湖北、北京、内蒙古各地进行资料收集,导演本人也多次到蒙古国和俄罗斯去寻找中国商人曾经的印迹。团队的史料搜集方式不仅有实证方法下对史料考据的注重,还有对口述史研究方法的重视,采访了大量当年曾拉过骆驼给“大盛魁”做买卖,或者给别的商号做买卖的商人伙计,通过他们的口述对当时的生活与买卖的细节、故事进行补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出发逐步还原出当时旅蒙商贩的商贸活动与生活。所收集的1000多万字资料最终融汇成200万字的一部史志图书《旅蒙商通览》,导演介绍道,“这两本书就成为我们以后的编剧也好,我们的演员也好,我们的美术也好,主创团队也好,成为他们的必读书。”正因对历史的尊重、对事实的严谨考证,才使《大盛魁》从拍摄场景到服化道德能够极度还原史实,从未丢失其作为历史剧的本位。除了对电视剧拍摄带来的价值,因考史而产生的《旅蒙商通览》包含内蒙古500多年来经商的史料,也在学术研究上提供更多对蒙汉贸易文化的参考。

当然,创作中的素材采集也并非一帆风顺。王新民导演坦言他们大多数收集到的资料聚焦于商号“大盛魁”后续的经营,对于三位创始人则只提及姓名与简单的生平介绍,通过走访他们的家乡也只能知道一些大致的性格,剧中创业的过程以及三位主人公人物形象的细节,都是主创团队根据有限的史实不断进行讨论和完善的结果。“根据这个历史的这一点依据,关于这三个人物究竟每个人物的定位应该怎么定就讨论了有很长时间,先后推翻了好几稿。"在资料如此缺乏的情况下,为了更真实地展现人物,主创团队采访了大量的企业家,对故事情节进行丰满,例如对史大学的刻画,导演介绍道:“我们也听了很多朋友讲山西人在买卖的过程中的故事,以及他们生活中节俭的细节都用在史大学身上。”

(剧中“史大学”形象,图源:剧方供图)

“当我们把这个故事,把三个人物的性格定位之后,因为收集的很多材料、很多故事,我们就把它联系起来,根据人物的性格自然还能产生很多新的情节。”在遵循历史真实,逐渐完善人物与故事细节的过程中,在极尽还原的时代背景下,剧中的人物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生命力,书本文字背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生活的挣扎与他们独有的成长历程经过演员的塑造呈现于观众面前,时代画卷就此真实可感。

(“大盛魁”在剧中的三位创始人,图源:剧方供图)

写作的是“大盛魁”的故事,更是民族文化间交流互动、和谐共生的见证

在谈及为何选择“大盛魁”商号的历史作为主题时,导演表示“大盛魁”本身在中国跨国商贸历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规模大、历史长、具有不同于传统继承制度的经营制度以及三个创始人传奇的人生都成为自己在选题时的重要考虑因素。而王新民导演本人也在呼和浩特出生、长大,与蒙古族文化、草原文化都有深刻的了解与交织,蒙古族文化中的包容性、关于“为长生天守护财富”的独特财富观念以及蒙汉文化在贸易交流中因为相互影响而形成愈加紧密、共生共赢的关系,都是他希望表达和传递的内核。

(王新民导演在《大盛魁》剧组现场,图源:剧方供图)

“不同的民族,在我们中国这块土地上共同生活、共同建设这片土地,谁也离不开谁。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对蒙古族来说离不开内地的物资,但是内地也离不开蒙古族的牛、马、羊、药材,两者之间缺了哪一方都会给生活生产带来不便,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导演在《大盛魁》剧组,图源:剧方供图)

而不同文化在接触中是交流与碰撞并存的,王新民导演认为在表现多民族文化题材时,也不应避讳文化差异带来的行事差异从而衍生出的矛盾与问题,包括对民族文化不正确的认识、为人处世方式差异而带来的误解等。但写文明的碰撞,是为凸显文明融汇下对彼此的成就,例如蒙古族对诚信的高度重视影响了王相卿并给予他做赊账买卖的勇气;王相卿独到的经商视角也为蒙古族人民更好地实现的财富转换与改善生活提供帮助。

可以说,虽然《大盛魁》的主线是关于开创事业、商业经营的商战剧,但除了以义经商的中国商业精神,更重要的是展现蒙汉民族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交互关系,传递出团结和睦下人民间深刻的情谊与密不可分的命运,具有更为深刻高远的意义与价值。

(《大盛魁》剧照,图源:剧方供图)

除此之外,王新民导演也与我们分享了针对“大盛魁”这一主题,联合内蒙古旅游开发的相关部门进行的文旅实践,和他的团队策划运作了大盛魁系列文化产业。无论是图书层面推出的长篇小说《富甲天下大盛魁》,还是音乐层面在乌兰恰特大剧院演出的“大盛魁交响组曲”,抑或旅游景点打造方面建设的大盛魁文创园、茶叶之路影视基地。从多角度丰富“大盛魁”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对当代人的影响,让观众也能切身体会到其中的精神文化价值与意义。

是对历史的回望,也是对当下的启发与未来的展望

《大盛魁》时搁十余年与全国观众见面,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审美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谈及《大盛魁》上星播出带来的现实意义,王新民导演也与我们分享了他自己的思考。

(王新民导演照片,图源:剧方供图)

“我觉得现在整个我们中国人的心态是不太一样的。就目前应该说处于一个大的转型时期,社会现在面临很多的挑战,很多年轻人从去年开始经常谈到‘躺平’这个词,觉得对前途不是那么有信心。那么现在看《大盛魁》,我觉得能够给今天的更多人带来一种思考,就是想一想300年前,这些在当时也算年轻人的人,来到了内蒙古草原,既没有权,又没有钱,也没有背景,也没有后台。而且这个地方是和内地完全不同的环境、语言、生活方式与民族,面对这样一种状态,一部分人退却了退缩了,但是王相卿、张杰、史大学这三个人没有退缩,他们坚持走下来,一直历经起起落落,几次成功,几次失败,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最终创办了一个震惊时代的商号,大盛魁,那么就这一点,我觉得可能会对今天很多人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会使他们产生了一些信心。”

(《大盛魁》剧照,图源:剧方供图)

“这个戏它也告诉我们另外一个道理,那种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我们在前 20年、30年那个时候,由于国家当时的形势,很多人可以一夜就暴富了。但更常态的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干成一件事。就像王相卿一样,开始就是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所以他这个也干,那个也不干,一事无成。最后受了香玉的刺激,决定回到老采头那挑水,从 挑1000 桶水开始做起,就像他们这个大盛魁,也是一步一步走上来的,这对我们今天确实很有价值。”

(《大盛魁》剧照,图源:剧方供图)

好的影视剧能使人们处于不同阶段、不同社会背景下都能获得不同的收获与启发,更好地为现实中的生活提供指引。2023年《大盛魁》在乐视视频上星播出,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部制作精良、内容丰满的历史剧,展现了民族文化间交流互促的美好,更是以历史上人物的开拓进取精神不断激励当下的人们努力进取、坚定信心,脚踏实地,以饱满的精神态度迎接生活中一个又一个挑战。希望每一位观众都能去体会、去感受,在获得视听享受的同时,在《大盛魁》中收获对于自我生活状态更好的解读与发展前进的动力。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娱乐”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转载时注明“来源及作者”。

Copyright © 2015-2019 韩剧TV电影网 韩剧TV